首页

y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6 11:22:48 作者: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“成绩单”亮眼:向未来加“数”奔跑 浏览量:77786

 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:郑志刚:建议在香港设立“中华文化IP交易所”

  中新社记者 曾平

 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港区全国政协委员、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志刚在提案中建议,在香港设立“中华文化IP(Intellectual Property,即知识产权)交易所”。他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香港具有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优势,香港的文化艺术生态早已形成,但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,仍是重要课题。

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郑志刚在人民大会堂外。 (受访者供图)

  “香港曾被称为‘文化沙漠’,这是一种误解。”郑志刚说,香港文化底蕴深厚,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,已是中西文化交流之地,随后数十年更是香港影视产业的黄金时期,“歌、影、视”繁盛发展。金庸作品在华人世界家喻户晓,李小龙将中国功夫文化带到好莱坞。

  “回归后,香港在文化艺术领域更上一层楼,取得不少可观进展。”郑志刚表示,西九文化区的落成,为香港文化艺术发展构建了新的发展高地。这座城市庞大的国际网络、多重的文化色彩、高水平的专业服务,令其成为中外企业交流互鉴的理想地方,这些都是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优势。

  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文学系的郑志刚从小爱好艺术,他认为,艺术并非高高在上,离生活很远。每个人对创意、文化和艺术都有本能的好奇心和追求,文化艺术是通行全球的语言、软实力的来源,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  郑志刚表示,中华文明承载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。“让更多人看见中华文明之美”的初心促使他尽心竭力推动文艺发展。作为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,他基于文化艺术“生态圈”的重要性而提出设立“中华文化IP交易所”的建议。

  “金庸的文学著作便是当代中华文化重要IP。”郑志刚举例表示,金庸武侠小说既道尽恩怨情仇,也融合儒家、道家思想,及历史、宗教等众多中华文化元素。无论是角色、描述场景的真实地点,还是佳酿菜肴,均可变为不同类别的产品,遍及影视、游戏、美食、旅游等领域,可见此IP具备产业化和全球化的文化商业潜力。

  即将在港举行的纪念金庸百年诞辰之雕塑展正是发挥上述潜力,连接文化IP和盛事经济之举。郑志刚表示,一场金庸IP盛事,除吸引旅客,也为不同行业提供商机。此展览日后更有机会“出海”,走向国际舞台。香港中西文化交汇已久,不少文化IP如金庸小说般源远流长,推动文化IP成为盛事关键是要与时代同步,推陈出新。

  要进一步助推盛事活动成为经济发展动力,单纯举办大型活动的“盛事经济1.0”模式并不足够,郑志刚认为,未来需要发展“盛事经济2.0”,在港构建联通中外的“中华文化IP生态圈”,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,孵化更多文化IP。

  在郑志刚看来,香港推动盛事经济的关键是,紧握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定位,将外国的盛事“引进来”,把香港特色文化IP“输出去”。同时必须各界合作,衍生不同旅游产品,让旅客有更多深度体验。

  谈及履职,郑志刚表示,“务实建议不是刻舟求剑、闭门造车就能得到。”他自我期许,提出的建议既能胸怀国之大者,也能紧扣香港实际。(完)

【编辑:钱姣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

近年来,南通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,以一年一度的江海英才创业周为媒介,累计吸引130多名院士、450多名国家级人才、1200多名创投风投专家、2.4万名高端人才参与相关活动,带动落户人才项目1000多个,新增创投资本120多亿元。在江海英才创业周的有力带动下,全市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,人才承载能级持续提升,人才创新生态不断优化,形成了“才涌江海竞未来”的生动局面。

习近平:中国同马来西亚隔海相望 两国友谊传承千年

防范外卖餐饮浪费,指引来了

夜幕降临后是敦煌最有烟火气息的时刻,走进沙洲夜市,熙熙攘攘的集市上,处处可见敦煌特色手工艺品,各色美食在这里轮番上场,吸引着来往旅客的味蕾。(记者 高莹)

两岸学子分享心得: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

在古代“舍宅为寺”的过程中,将钟楼与藏经楼的楼顶加上高耸的塔刹,成为佛寺的标志。因而,在唐代佛寺壁画里,在楼、阁、高台建筑上起塔刹的形象很多,充分体现出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。

齐思新象,共塑均衡 第八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在北京开幕

重庆11月19日电 (张旭)伴随着汽笛长鸣,19日,搭载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列车,从重庆市长寿区发车,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一路向南,驶往广西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